历史上各时期关于陕西黄帝陵的文献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封禅书》 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2021年,黄帝陵保护纳入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黄帝陵保护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旨在加强黄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2020年4月21日,陕西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黄帝陵被列入省管干部教学点。 2024年9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设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主题教室,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重要论述以及黄帝陵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教育课堂。
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活动。2006年,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黄帝陵获得的国字号荣誉
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和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黄帝陵保护整修始于唐代,历经各代,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整修,还规划建设文化园区,以传承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陕西黄帝陵历代祭祀
张岂之在序言中系统论述了黄帝陵的文化地位与祭祀传统:“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创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现在每年都举行黄帝陵祭祀……祭祀活动是继承、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实践。”“周人制定了特殊的祖先祭祀原则,强调祖先的贡献,突破宗法血缘限制,突出人类文明创造的意义。”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