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帝陵碑刻遗存内容—第一部分
乙巳(2025年)元宵佳节之际,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黄帝文化研究院)承办了赴延秧歌汇演,活动秉承黄帝陵文化之魂,赓续五千年文明之脉,高擎民族大团结之旗,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的文化盛宴,“中华一统自轩辕,文明一脉五千年,民族一体同心圆”三个方阵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2017年5月7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黄帝陵周围的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黄帝陵陕西说。据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1998年)编辑的资料,黄帝陵周围暨黄陵县境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33处,即黄帝时代的文化遗址。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始终以“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为己任,将精神文明建设同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打造了一座有历史厚度、文化温度、文明高度的精神家园。
2025年6月5日,黄陵县召开古树名木保护专题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古树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古柏保护工作。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刘矿平参加会议并讲话。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主持会议。
5月18日,“沿着黄河讲非遗”2025年黄河流域非遗巡讲(展演)第六场走进宁夏固原市。陕西黄陵县黄帝传说故事省级传承人苏峰亮相,以特定主题,紧扣主线宣讲黄帝陵相关内容,用祭祀案例呈现黄河流域非遗精神内涵。活动由九省区文旅厅主办,还将继续走进各省区。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首次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高度。你知道吗?古时候也十分重视对黄帝陵的保护,出台过相关的“黄帝陵保护条例”。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陵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保护和助建黄帝陵筹集资金”为宗旨,广泛宣传黄帝功德和开展轩辕黄帝祭祀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推动黄帝文化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帝陵文物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是否退出登录?